8月28日,记者从厦门海关获悉,厦门海关所属机场海关在入境航班中检出厦门口岸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例。近日,机场海关在执行某东南亚入境航班监管任务时,发现一名旅客体温较高,达38.4°C。
经海关流行病学调查得知,该旅客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有畏寒、面色潮红、眼部干痛等症状。现场关员立即采集该旅客血液样本,经检测显示登革热核酸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该旅客被综合诊断为登革热感染。
(资料图片)
目前,海关已联系该旅客,告知检测结果并给予健康建议,同时将病例情况通报地方卫健部门,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此前报道
台湾病例破1200例出现1例死亡
据@CCTV4消息,台湾登革热疫情延烧,染疫人数破1200例。
台湾登革热疫情扩展至北部地区。据台媒报道,9日又新增98例,其中,台北市及新竹市各分别出现3年来和7年来的首例。而台南部地区的台南市也新增82例,再创单日新高。
目前全台登革热本地病例达1261例,为2016年以来最严峻的登革热疫情。
最近是旅游旺季
许多朋友都选择了夏日出游
但当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
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
目前
我国逐步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广东省已发生多例登革热疑似病例
和确诊病例
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
据有关报道
云南西双版纳州已发生因输入病例
导致的登革热本地疫情
登革热有哪些症状,要如何预防?如果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咬了,是不是一定会感染登革热?福建疾控中心专家林竹副主任医师为大家科普。
“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也就是百姓们常说的花斑蚊叮咬感染而导致的。”林竹介绍,不过大家不用过度焦虑,并不是被蚊子咬一下就会感染登革热。
她介绍,只有登革热患者在得病阶段被蚊子叮咬,这只蚊子才有可能携带上登革热病毒,而当这只蚊子再叮咬其他人的时候,才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一般情况下,市民被蚊子叮咬是不容易被感染的。但是如果过去两周去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者地区,或者生活的城市有登革热发生,并且有发热、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就要注意有感染的可能。
林竹介绍
登革热主要的症状概括为
“热、痛、红、疹”四个字
市民可以凭借这些症状来判断
热
就是指突然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
痛
就是指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
红
就是指可能出现面、颈、胸部以及四肢的皮肤发红。
疹
就是指身上会出现一些皮疹。
此外还可能出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胃肠道症状
严重的时候
还可能出现出
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
甚至会导致死亡
此前
福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也介绍
重型登革热常并发脑膜炎
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
在24小时内死亡
那么,该如何预防登革热呢?
林竹表示,防蚊灭蚊是防范登革热的关键,平时要注意清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这些防蚊装备,外出的时候穿一些浅色的长袖和长裤,裸露的皮肤喷驱蚊花露水。
如何治疗登革热?专家表示,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没有预防登革热的疫苗和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不过,患者经过医院的规范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
想要将登革热拒之门外
防蚊灭蚊是最重要的手段
假期出境游
带上“九字诀”
[gf]5b[/gf][gf]67[/gf][gf]66[/gf][gf]5d[/gf]261f[/gf][gf]5b[/gf][gf]67[/gf][gf]66[/gf][gf]5d[/gf]261f[/gf][gf]5b[/gf][gf]67[/gf][gf]66[/gf][gf]5d[/gf]261f[/gf]
出国旅游“九字诀”
出国前:“三准备”
1.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2.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
3.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4.容易出汗的人要及时擦去汗液,运动后要尽快洗澡,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化妆品,少穿黑色衣服。
旅程中:“三注意”
1.注意防蚊叮咬
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
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爽。
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逗留。
进门前拍打衣服,看看身上有没有蚊子再进门。
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
2.注意防蚊孳生
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
3.科学止痒,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刚被蚊子叮咬时:用冰块冷敷或者轻轻拍打,再涂抹清凉油等外用药物。一般来说被咬后15分钟瘙痒感就会明显消退。
局部起大包时:可以把湿毛巾放入冰箱后敷在被叮咬部位上,每2~3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已经红肿发炎、溃烂时: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感染,如伴有发烧、寒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4.注意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归国后:“三留意”
入境时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
归国后14天内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留意清除居家积水和蚊虫,保护家人健康。
外出游玩需防护
日常防蚊、灭蚊也很重要
关键还是“九字诀”
[gf]5b[/gf][gf]67[/gf][gf]66[/gf][gf]5d[/gf]261f[/gf][gf]5b[/gf][gf]67[/gf][gf]66[/gf][gf]5d[/gf]261f[/gf][gf]5b[/gf][gf]67[/gf][gf]66[/gf][gf]5d[/gf]261f[/gf]
日常防蚊“九字诀”
清积水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每3~5天换水一次)。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每3~5天清理一次)。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养: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每周清洗1次)。
注意:清积水时发现有蚊幼虫孳生的,不要倒在下水道中,可就近倒在干燥的平地上。
清垃圾
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做防护
装: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
为了你我的健康
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一起科学防蚊灭蚊
打造美丽平安家园
来源: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